奋威校尉怎么写好看:
奋威校尉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中孙权置。全琮曾任之,领兵数千人。
词语分解:
- 奋威的解释 振威,奋勇。三国演义第四二回:“众将领命,一个个奋威追赶。”明史·艾万年等传赞:“虽有奋威御敌之臣,而兵孱餉絀。”
-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。据史记,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。项羽本纪载: 项梁 “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、候、司马。”又张耳陈馀列传载: 陈胜 “以 张耳 、 陈餘 为左右校尉。” 汉 代始建为常职,其地位略次于将军,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。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,亦有称校尉者。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,地位逐渐降低。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,其地位尤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十六、续通典·职官十六
历史知识推荐:孙处约
唐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,一名道茂、茂道。贞观中,为齐王祐记室,数上书切谏,太宗见后赞赏之,擢中书舍人。预修太宗实录。麟德元年664,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。次年罢相。后坐事转司礼少常伯,以老疾致仕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