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周洪谟的《贞妇辞》 全文: 女萝托乔木,誓保偕老期。 狂飙忽拔木,女萝将安依。 忆昔迎鸾辞翠軿,玉琴瑶瑟谐朱弦。 谁谓青天负薄命,不教白发齐乔年。 九原何处问泉路,膝下孤儿方学步。 鸳鸯分散寒塘云,芙蓉泣老秋江露。 孤灯吊影冬夜长,促织声悲机杼旁。 手持断丝羞再续,双双玉著流空房。 空房寂寞守贞节,离肠恰绾同心结。 箧中白蠹蚀罗襦,镜里青鸾愁黛月。 君不见巢父牛,许由洗耳移上流。 又不见共伯妇,柏舟自誓甘荼苦。 儿能读书著父衣,妾应死草生春晖。
参考注释九原 本为山名,在今山西新绛县北。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,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。 汝在九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泉路泉下,地下。指阴间。 唐 张说 《冯府君神道碑》:“朱轓象服,宠及泉路,荣其亲兮。” 宋 王明清 《挥麈后录》卷六:“今则膏肓已逼,气息仅存,泉路非遥,圣时永隔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哭冯九》诗:“少年无故友,泉路欲谁依。” 膝下(1)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,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。——《孝经》 膝下犹虚 (2) 在与父母通信时,用作敬辞,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,三十五年。——守文护《报父母》 父亲大人膝下 孤儿(1) (2) 年幼无父的孩童 (3) 失去父母的儿童 孤儿院 学步 学习走路 刚会学步的孩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