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普的《程朱之学四首》 全文: 化工溥万物,不过亦不遗。 何以能不劳,一理以贯之。 寂然莫可迹。 桴至鼓必随。 一朝十二牛,芒刃不少隳。 制度自恰好,形样咸无疑。 夭桃且灼灼,蘧竹各猗猗。 有鳞尽渊跃,无翼不天飞。 人心正尔妙,动静悉如斯。 枢纽在方寸,运化斯为基。 眼前日万变,尧舜一无为。 此理无上下,大小随所如。 因物为顺应,欢然呜埙篪。 何故天下人,利器不自持。 妄端忽一起,纷溃终难支。 天开真儒出,幽探万化机。
参考注释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 十二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万,县隔千里之外, 齐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 (2)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礼·地官·载师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县都,皆无过十二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皆无过十二者……皆无过十而税二。”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商贾求利,东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岁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若有万钱为贾,则获二千之利。” (3).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气出表里。”参见“十二分。” 芒刃(1).指刀剑锐利处。俗称刀尖、刀口。 汉 贾谊 《治安策》:“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,而芒刃不顿者,所排击剥割,皆众理解也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山阳城赋》:“有利器而倒持兮,曾何芒刃之足舒!” (2).比喻人的才气、锐气。 唐 刘禹锡 《衡州刺史吕君集纪》:“两科连中,芒刃愈出。” (3).犹斧钺。借指诛杀。 清 钱谦益 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》:“令 涇 下车未几,閭里銖两之奸皆通知之,不事芒刃,渐摩教化。” 不少(1).多。《书·大诰》:“天降割於我家不少。” 巴金 《人民友谊的事业》:“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。” (2).毫无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序》:“余以所闻 由 、 光 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