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独树也知依佛地,别传何乃盛花宫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九松山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独树(1).一株树;一根木。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九:“连林人不觉,独树众乃奇。” 唐 杜甫 《愁》诗:“盘涡鷺浴底心性,独树花发自分明。” 宋 林逋 《孤山隐居书壁》诗:“直过 天竺 溪流上,独树为桥小结庐。” (2).单独竖起。 佛地(1).谓超脱生死、灭绝烦恼的境界。《坛经·般若品》:“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” (2).犹佛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佛知不异众生知义》:“凡夫之与佛地,立善知恶,未始不同也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佛知不异众生知义》:“但佛地所知者,得善之正路;凡夫所知者,失善之邪路。” (3).指寺院。 唐 张祜 《题真娘墓》诗:“佛地葬罗衣,孤魂此是归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底下几句道:‘他杀*人污佛地,我仗剑下云端,铲恶除奸。’这几句分明説他路见不平,替民除害……把这起子和尚屠了。” 别传补充记载某人生平逸事的传记 何乃(1).怎能,何能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论》:“此其兄弟遇诛,不亦宜乎!何乃罪地脉哉?”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袁隗妻》:“乃初成礼, 隗 问之曰:‘妇奉箕箒而已,何乃过珍丽乎?’” (2).何况。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将军尚不知人,何乃家监也!”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且 秦 举 咸阳 而弃之,何乃 越 也!” 明 李东阳 《太白行》:“龙攀凤附不自由,何乃弃君来事讎!” (3).何故,为何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高后纪》:“ 辟阳侯 曰:‘ 平原君 母死,何乃贺我?’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余乙巳春……作诗纪事,中有云:‘窃思 河 出 崑崙 墟,其势定可吞埏垓;何乃千里一曲直,如汞泻地往復回?’” 花宫(1).指佛寺。 唐 李颀 《宿莹公禅房闻梵》诗:“花宫仙梵远微微,月隐高城鐘漏稀。” 唐 李白 《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》诗:“玉斗横网户,银河耿花宫。”参见“ 花雨 ”。 (2).犹仙界。 清 龚自珍 《如梦令》词:“本是花宫么凤,降作人间情种。不愿住人间,分付药炉烟送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