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《和君倚藤床十二韵》 全文: 嗟予仕京府,谋禄非谋身。 岂徒劳百骸,消铄侵天真。 所畏旷官诛,敢辞从事勤。 朝讯狱中囚,暮省案前文。 虽有八尺床,初无偃息痕。 比归暂解带,日没轩窗昏。 援枕未及就,扑面愁飞蚊。 示能习律令,何暇规皇坟。 夫君天才秀,明颖排纠纷。 右曹况清简,剸裂奚足云。 示遇且坚卧,逢时将致君。 行当起经济,膏沐醒吾人。
参考注释徒劳 空自劳苦;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百骸指人的各种骨骼或全身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百骸、九窍、六藏,賅而存焉,吾谁与为亲?” 成玄英 疏:“百骸,百骨节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何处堪避暑》诗:“从心至百骸,无一不自由。” 清 金农 《横山旧庐独吟》:“松下百骸轻,清风胜 和 扁 。” 姚华 《曲海一勺》:“然而两间气化,皆有定则;百骸勤动,皆有定数。” 消铄亦作“ 消烁 ”。1.消减;减损。指事物由多变少,由大变小,由盛而衰。《京氏易传·否》:“阴阳升降,阳道消鑠,阴气凝结。” 唐 元稹 《赛神》诗:“吏来官税迫,求质倍称緍。贫者日消鑠,富亦无仓囷。” 清 黄宗羲 《万悔庵先生墓志铭》:“方其盛时,交游满地,事有不可言,风波消鑠且尽。” (2).消亡;消融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 秦 举 安邑 而塞 女戟 ……伐 魏 ,絶 韩 ,包二 周 ,即 赵 自消烁矣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马侍中》:“狞目电烻,吐火噀血,跳躑哮吼,铁石消鑠。” (3).消耗;消磨。 宋 苏舜钦 《吴江岸》诗:“壮怀消鑠尽,回首尚心惊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家庭革命说》:“一即爱情,风云壮志,消鑠春华,儿女深情,淡忘国是。” 天真(1)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(2) 引申为单纯、朴实、幼稚;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,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