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真人御极临八荒,百蛮九译皆享王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禄的《诏罢高丽贡鹰歌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真人(1)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…但决非真人 (2)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,多用做称号 御极登极;即位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 明帝 秉哲,雅好文会,升储御极,孳孳讲艺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霍山赋》:“岳之尊,端然御极,耸然正位。” 宋 叶适 《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》:“及今上御极,有讲堂之旧;招徠初载,有咨谋之美。” 清 魏源 《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》:“今天子御极以来, 江 浙 知名吏,以 平罗 俞君 , 婺源 王君 称最。” 八荒又称八方。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 并吞八荒之心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 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。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。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:“以先祖受命,因时百 蛮 。” 毛 传:“因时百 蛮 ,长是 蛮 服之百国也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许皇后》:“方外内乡,百 蛮 宾服,殊俗慕义,八州怀德。”《旧唐书·辛替否传》:“千里万里,贡赋於郊;九夷百 蛮 ,归款於闕。” 元 汤式 《赏花时·送人回镇淮安》曲:“铁瓮金墉壮九关,铜柱楼船控百 蛮 , 江 汉 静波澜。” 清 陈玉树 《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》诗:“ 越 甲鸣君情共愤,百 蛮 终献吉光裘。” 九译(1).辗转翻译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重九译,致殊俗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。”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重舌之人九译,僉稽首而来王。” 薛综 注:“重舌谓晓夷狄语者。九译,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。”《晋书·文帝纪》:“虽西旅远贡, 越裳 九译,义无以踰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唐铙歌鼓吹曲·东蛮》:“睢盱万伏乖,咿嗢九译重。” (2).指边远地区或外国。《晋书·江统传》:“ 周公 来九译之贡, 中宗 纳单于之朝。” 唐 包佶 《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》诗:“上才生下国,东海是西邻。九译蕃君使,千年圣主臣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为子铸作诗三十韵》:“东鄙收 句丽 ,西南穷九译。” 清 王士禄 《诏罢高丽贡鹰歌》:“真人御极临八荒,百蛮九译皆享王。” (3).官名。 汉 有九译令,犹后世通译官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