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镃的《茂洪赴漕试归苦目疾》 全文:潘侯两鬓光如月,尽日看山常拄笏。
 经营菽水才有余,赴调地饭店况干谒。
 少年习气秋来发,罗艺文场肆猖獗。
 杨沙风起昼昏冥,点漆归来似泥淈。
 我生正欠封侯骨,砚破编残徒矻矻。
 与君发愿绣佛前,绮语机心回仆讷。
 内观灵府穷丹阙,虚室生明照毛发。
 却将目力写新诗,岩电千年不埋没。
 
 参考注释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习气 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文场(1).犹文坛。 南朝  梁 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总术》:“文场笔苑,有术有门。” 唐  杨炯 《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》:“骇飞兔於文场,跃雕龙於笔海。” 元  锺嗣成 《凌波仙·吊范子英》曲:“诗筹酒令閒吟诗,占文场第一功。” 鲁迅 《花边文学·小品文的生机》:“倘若真的是‘天地大戏场’,那么,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--然而也一定有黑头。” (2).科举的考场。 唐  白居易 《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》:“齐入文场同苦战,五人十载九登科。” 宋  陆游 《感旧赠超师》诗:“我赴文场君受戒,道边曾共望高宗。” 明  冯惟敏 《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,不免到文场前面,探消息,看条约,走一遭去,早来到场门前也。” (3).戏曲乐队所用管弦乐器的统称。如京剧的胡琴、二胡、三弦、月琴、笛、唢呐等。同锣、鼓等“武场”合称场面。旧时习惯上也把演奏管弦乐的乐师称为“文场”。 (4).曲艺的一种,流行于 广西  桂林 、 柳州 一带。 猖獗(1) 凶恶而放肆 外受流言,沉迷猖獗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旧时中国猖獗多年的天花,后来灭迹了 (2) 失败;倾覆 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