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节旄昨下九疑山,图画仙真上界还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庚夫的《寄广右方提刑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 节旄尽落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九疑亦作“ 九嶷 ”。1.山名。在 湖南 宁远县 南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南方 苍梧 之丘, 苍梧 之渊,其中有 九嶷山 , 舜 之所葬,在 长沙 零陵 界中。” 郭璞 注:“其山九谿皆相似,故云‘九疑’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﹝ 舜 ﹞葬於 江 南 九疑 ,是为 零陵 。” 唐 李涉 《寄荆娘写真》诗:“ 苍梧 九疑 在何处,斑斑竹泪连 瀟湘 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湘夫人咏》:“ 九疑山 高猿夜啼,竹枝无声堕残露。” 陈毅 《过太行山书怀》诗:“突围到 章贡 ,埋伏到 九嶷 。” (2).指 九疑山 之神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百神翳其备降兮,九疑繽其并迎。” 王逸 注:“言 巫咸 得己椒糈,则将百神蔽日来下,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,纷然来迎。” 图画(1) (2) 绘画 (3) 用线条、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(如油画、素描或版画) (4) 比喻壮丽的江山 (5)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(6) 谋划 仙真道家称昇仙得道之人。 唐 李白 《上云乐》诗:“生死了不尽,谁明此胡是仙真?” 宋 晏殊 《拂霓裳》词:“祷仙真。愿年年今日,喜长新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白云观》:“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,或幻游人,或化乞丐。” 上界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(迷信);天界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