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稚子总参三洞箓,病躯长佩五灵符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赋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祠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稚子幼儿;小孩子 稚子绕膝 三洞(1).道教经典分洞真、洞玄、洞神三部,合称“三洞”。言通玄达妙,其统有三,故云“三洞”。见《云笈七籤》卷六引《道门大论》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吴郡石像铭》:“又有受持 黄 老 ,好尚神仙,职在三洞,身带八景,更竭丹款,復共奉迎。” (2).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。 唐 顾况 《步虚词》:“迥步游三洞,清心礼七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太一宫祭迴寄韩德纯道士》诗:“自慙怀禄仕,蠹此力穡民。又抛三洞趣,来入九衢尘。” 病躯抱病之身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五二回:“ 琦 谓 肃 曰:‘病躯不能施礼, 子敬 勿罪。’” 清 李渔 《风筝误·请兵》:“你们这样衰老,又且都是病躯,将来怎么样去杀贼!” 五灵(1).谓麟、凤、神龟、龙、白*虎,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灵龟卜祝曰:‘假之灵龟,五巫五灵,不如神龟之灵,知人死,知人生。’” 晋 杜预 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麟、凤五灵,王者之嘉瑞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麟、凤与龟、龙、白*虎五者,神灵之鸟兽,王者之嘉瑞也。”《旧唐书·杜正伦王珪等传赞》:“五灵嘉瑞,出繫污隆,人中麟凤, 王 戴 诸公。” (2).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。《黄庭内景经·脾部》:“落落明景照九隅,五灵夜烛焕八区。” 梁丘子 注:“五灵,谓五星也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川主相公北帝醮词》:“伏以七政上尊,五灵玄老,位司北极,部制中天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