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游滴水岩》 全文: 怪底兹山奇,而无泉与潭。 山僧聆我言,指我滴水岩。 扪萝才一上,片石亦崭崭。 既无瀑布喷,亦非水镜涵。 石面微沾润,点滴才二三。 手接不盈掬,舌餂有微甘。 借问僧徒众,何以救渴馋。 山僧笑不言,引我度粗蓝。 香厨间石壁,暗用竹笕探。 青涧泻无声,沄沄注虚坛。 坛下疏清渠,馀流分绕龛。 霖暵无增减,冬夏常湛湛。 酌我香钵盂,令我解烦惔。 始疑造物私,旋悟智者耽。 涓涓成江河,斯语匪虚谈。
参考注释山僧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卧疾穷愁》诗:“野老时相访,山僧或见寻。” 唐 刘长卿 《寻盛禅师兰若》诗:“山僧独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见少年。” 元 李宗冽 《题岳溪禅林精舍》诗:“山僧四五人,屡访期识面。” 清 魏源 《武林纪游》诗之七:“百觅 理安寺 ,始与山僧晤。” (2).僧人自称的谦词。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罗汉琛禅师》:“众人既尽在此,山僧不可无言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师曰:‘山僧过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。’” 不言(1).不说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王言惟作命,不言,臣下罔攸禀令。” 晋 孙绰 《天台山赋》:“恣语乐以终日,等寂默於不言。” 唐 韩愈 《秋怀诗》之九:“空堂黄昏暮,我坐默不言。” (2).不依靠语言。谓以德政感化人民。《老子》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辞。”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,然后知道之纪。”《南史·王俭传》:“所以得厝私怀,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。” (3).不料。 唐 宋之问 《桂阳三日述怀》诗:“愚谓嬉游长似昔,不言流寓歘成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