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恰如飞蛾投火,身焦烂、犹自迷迷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马钰的《满庭芳 自咏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恰如(1) 正像,正如 原材料恰如草,文章恰如挤出的奶 (2) 正似乎 那婴儿笑着恰如知道母亲说什么 飞蛾投火飞蛾扑向灯火,比喻自取灭亡 我已曾着人拿住杨景、 焦赞两个,正是飞蛾投火,不怕他不死在手里。——《元曲选·谢金吾》 焦烂烧焦溃烂 面额焦烂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犹自尚,尚自 现在提起那件事,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迷迷(1).迷惑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耳不闻学,行无正义,迷迷然以富利为隆,是俗人也。” (2).模糊不明貌。 唐 李贺 《公无出门》诗:“天迷迷,地密密。” 唐 司空图 《春愁赋》:“燕泥滴滴而簷坏,蛛网迷迷而帐空。” (3).迷迷糊糊,神志不清。《水浒传》第三九回:“这两日迷迷不好,正在这里害酒。” (4).依附貌。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龙山放灯》:“又如 隋煬帝 夜游倾数斛萤火於山谷间,团结方开,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。” (5).笑貌。迷,用同“ 眯 ”。 叶圣陶 《潘先生在难中》一:“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,迷迷地笑着。” 沉从文 《边城》十九:“想起二老说的话,不由得迷迷的笑着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