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陟的《奉和》 全文:客意正索寞,诗筒江际来。
 一闻清玉韵,如见翠屏开。
 磅礴云霄外,腾凌鸾凤回。
 仙源朝路蔽,乳宝夜风豗。
 九月已冰霰,三时无沴灾。
 徒均南亩泽,应老邓林材。
 岌岌耸天柱,岩岩尊国台。
 高名皆祸尔,真赏岂然哉。
 紫盖欹松蔓,青钱点石苔。
 神虬潜夭矫,皓鹤舞毰毸。
 释子安生计,幽人足隐媒。
 云窅窅,苍壁古嵬嵬。
 绝顶飞泉落,平崖枯柏摧。
 势堪卑蒋霍,名不假刘雷。
 释子安生计,幽人足隐媒。
 云中认幡刹,汉上醉我觥{上三山下缶}。
 荜户方穷厄,篮轩阻奉陪。
 耳愁尘事入,心怯岁华催。
 已作五噫咏,元非三杰才。
 先将丘壑意,模写寄春台。
 
 参考注释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(晦,同“亩”)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引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 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邓林(1).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。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:“ 夸父 与日逐走,入日。渴欲得饮,饮于 河  渭 , 河  渭 不足,北饮 大泽 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” 晋  郭璞 《山海经图赞》:“神哉 夸父 ,难以理寻,倾沙逐日,遯形邓林。” 唐  韩愈 《海水》诗:“海水非不广,邓林岂无枝?” 清  钱谦益 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》之四:“闻逐邓林搜弃杖,戏禁沧海学栽桑。” (2).比喻荟萃之处,聚汇之所。 南朝  梁  锺嵘 《诗品·总论》:“ 陈思 《赠弟》、 仲宣 《七哀》、 公干 《思友》、 阮籍 《咏怀》……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,所谓篇章之珠泽,文彩之邓林。” 清  魏源 《碑洞》诗:“不是碑渊海,真成鬼邓林。” (3).古地名。 战国 时在 楚国 北境。《商君书·弱民》:“隐以 邓林 ,缘以 方城 。”《史记·礼书》:“阻之以 邓林 ,缘之以 方城 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刘氏 以为今 襄州  南凤林山 是古 邓祁侯 之国,在 楚 之北境,故云阻以 邓林 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