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肆觐东后修五玉,神尧家法贻轨躅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汶水吟恭依皇祖原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肆觐《书·舜典》:“岁二月,东巡守,至于 岱宗 ,柴。望秩于山川,肆覲东后。”原谓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,后常用为语典,以称见天子或诸侯之礼。 晋 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肆覲天宗,爰集通仙。” 唐 吴筠 《步虚词》之九:“爰从太微上,肆覲虚皇尊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皇华集>序》:“古者天子五载一廵狩,肆覲羣后,观省风俗,黜陟幽明而已。” 东后(1).东方的诸侯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望秩于山川,肆覲东后。” 孔 传:“遂见东方之国君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贺平邺都表》:“命东后,詔苍冥。” 倪璠 注引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东后者,诸侯也。” 唐 李义府 《在雟州遥叙封禅》诗:“东后方肆覲,西都导六师。” (2).指古代神话中五位天帝之一的东方 青帝 。 北周 庾信 《周祀五帝歌·青帝云门舞》:“礼东后,奠苍灵。树春旗,命青史。” 倪璠 注:“东后、苍灵,谓东方 青帝 也。” 五玉(1).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。即璜、璧、璋、珪、琮。《书·舜典》:“修五礼、五玉、三帛、二生、一死、贄。” 孔 传:“修吉凶宾军嘉之礼,五等诸侯执其玉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此云五玉即上文五瑞,故知五等诸侯执其玉也。” 汉 班固 《白*虎通·文质》:“五玉者各何施?盖以为璜以徵召,璧以聘问,璋以发兵,珪以信质,琮以起土功之事也。”《南齐书·乐志三》:“五玉既献,三帛是荐。” (2).代称诸侯。 唐 独孤及 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》诗:“三微復正统,五玉归 文祖 。”参见“ 五瑞 ”。 (3).五色之玉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奉养僧田篇颂》:“五玉已润谈而信,八桂虽芳风乃扫。” 神尧唐 代对 唐高祖 李渊 的尊称。 唐 杜甫 《别李义》诗:“ 神尧 十八子,十七王其门。” 仇兆鳌 注:“《通鑑》 天寳 十三载二月,上 高祖 諡曰 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。” 家法(1)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(2)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轨躅(1).车轮辗过之痕迹。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外则轨躅八达,里閈对出。” 刘良 注:“轨,车也。躅,迹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》诗:“出尘閟轨躅,毕景遗炎蒸。” (2).喻法则,规范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伏 周 孔 之轨躅,驰 颜 閔 之极挚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升隆之盛致,三五之轨躅也。” (3).指旧轨故迹。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谢偃》:“故使曲者乱直,邪者疑正,改华服以就胡,变雅音而入 郑 ,虽往古之轨躅,亦当今之龟镜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