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应物的《山行积雨,归途始霁》 全文:揽辔穷登降,阴雨遘二旬。
 但见白云合,不睹岩中春。
 急涧岂易揭,峻途良难遵。
 深林猿声冷,沮洳虎迹新。
 始霁升阳景,山水阅清晨。
 杂花积如雾,百卉萋已陈。
 鸣驺屡骧首,归路自忻忻。
 
 参考注释鸣驺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。有时借指显贵。 南朝  齐 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鸣騶入谷,鹤书起陇,形驰魄散,志变神动。” 唐  高适 《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》:“歌謡随举扇,旌旆逐鸣騶。” 清  曹寅 《雨中和渔村韵》:“不扫春厅雪,鸣騶罢往来。” 骧首(1).抬头。 汉  邹阳 《上书吴王》:“臣闻蛟龙驤首奋翼,则浮云出流,雾雨咸集。” 唐  杜甫 《赠别贺兰銛》诗:“老驥倦驤首,苍鹰愁易驯。” 清  梁章鉅 《浪迹丛谈·下河舟中杂诗》:“海城童叟齐驤首,信有天边小聚星。” (2).比喻意气轩昂。 唐  钱起 《送孙十尉温县》诗:“云衢有志终驤首,吏道无媒且折腰。” 归路 归途;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,终于迷失了归路 忻忻(1).欣喜得意貌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斩艾百姓,殫尽大半,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。” 高诱 注:“忻忻,犹自喜得意之貌也。” 唐 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卫庭训》:“儿女忻忻,令亦喜,奉钱留宴饮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,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,都忻忻得意。” (2).兴旺貌;兴盛貌。 汉  焦赣 《易林·损之节》:“春阳成长,万物华实,福利所钟,忻忻过日。” 宋  范仲淹 《水车赋》:“苗忻忻兮,初如律暖。” 宋  苏轼 《集<归去来诗>》:“命驾欲何往,忻忻春木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