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柏梁台词》 全文: 柏为梁,梓为柱,累金作台高几许。 未央宫阙太液波,万宝晴摇夜明树。 日月星辰和四时,梁王以下皆陈诗。 龙颜喜溢豹文蔚,虞廷赓歌再见之。 君王千载英睿姿,惜哉不逢皋与夔。 董生闭门长孺出,平津阁中贤者谁。 雄才逸发不自制,始略祁连山外地。 东来海上遇安期,西向宫中封五利。 乃知为君难,为臣亦不易。 君王已悔人未知,白首始兴搜粟尉。 柏为梁,金为瓦,治大国,如大厦,一材岂宜轻用舍。 用舍一失害不轻,疮痏呻吟遍天下。 空令中国至今人,但说葡萄与天马。
参考注释大国(1).古指大诸侯国。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:“ 玄王 桓拨,受小国是达,受大国是达。”《公羊传·隐公五年》:“诸侯者何?天子三公称公,其餘大国称侯。” 何休 注:“大国谓百里也。”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:“ 宏 顿首自陈:‘无功享食大国,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,令臣魂神慙负黄泉,愿还 寿张 ,食小乡亭。’” (2).泛指大的国家。 郭沫若 《牧羊哀话》三:“大国的客人,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!” (3).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于是 荀况 《礼》、《智》, 宋玉 《风》、《钓》,爰锡名号,与《诗》画境,六义附庸,蔚成大国。” 大厦 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厦 用舍见“ 用舍 ”。 亦作“ 用捨 ”。1.取舍。《晋书·范弘之传》:“ 比干 处三仁之中, 箕子 为名贤之首,后人用捨,参差不同。”《旧唐书·颜真卿传》:“ 真卿 请皇帝先謁王陵九庙而后还宫。宰相 元载 谓 真卿 曰:‘公所见虽美,其如不合事宜何?’ 真卿 怒,前曰:‘用捨在相公耳,言者何罪?’” 明 张居正 《谢召见疏》:“为祖宗谨守成宪,不敢以臆见纷更;为国家爱养人才,不敢以私意用舍。” (2).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。 宋 苏轼 《沁园春·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》词序:“用捨由时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。” 宋 苏轼 《沁园春·答曾舍人启》:“用舍皆天,孰知令尹之无喜。” (3).见“ 用行舍藏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