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秧马歌(并引)》 全文:过庐陵,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,出所作《禾谱》。
 文既温雅,事亦详实,惜其有所缺,不谱农器也。
 予昔游武昌,见农夫皆骑秧马。
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,以楸桐为背欲其轻,腹如小舟,昂其首尾,背如覆瓦,以便两髀,雀跃于泥中,系束藁其首以缚秧。
 日行千畦,较之伛偻而作者,劳佚相绝矣。
 《史记》禹乘四载,泥行乘橇。
 解者曰,橇形如箕,擿行泥上。
 岂秧马之类乎?作《秧马歌》一首,附于《禾谱》之末云。
 春云濛濛雨凄凄,春秧欲老翠剡齐。
 嗟我妇子行水泥,朝分一垅暮千畦。
 腰如箜篌首啄鸡,筋烦骨殆声酸嘶。
 我有桐马手自提,头尻轩昂腹胁低。
 背如覆瓦去角圭,以我两足为四蹄。
 耸踊滑汰如凫鹥,纤纤束藁亦可赍。
 何用繁缨与月题,朅从畦东走畦西。
 山城欲闭闻鼓鼙,忽作的卢跃檀溪。
 归来挂壁从高栖,了无刍秣饥不啼。
 少壮骑汝逮老黧,何曾蹶轶防颠隮。
 锦鞯公子朝金闺,笑我一生蹋牛犁,不知自有木駃騠。
 
 参考注释伛偻 腰背弯曲 子求行年五十有四,而病伛偻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 作者(1) 文章的写作者;艺术品的创造者 (2) 创始之人 相绝(1).彼此隔绝。 晋 陶潜 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》诗:“寝迹衡门下,邈与世相絶。” (2).与对方断绝往来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 樊 拂衣去,誓相絶。” (3).相差极大。 宋 苏轼 《试馆职策问》之二:“夫治乱相絶,而安危之效,相反如此。愿考其政,察其俗,悉陈其所以然者。” 宋 王明清 《玉照新志》卷二:“一日, 徽宗 顾见公,谓左右曰:‘给舍等耳,而服色相絶如此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