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翁元龙的《江城子》 全文:一年箫鼓又疏钟。
 爱东风。
 恨东风。
 吹落灯花,移在杏梢红。
 玉靥翠钿无半点,空湿透,绣罗弓。
 燕魂莺梦渐惺松。
 月帘栊。
 影迷濛。
 催趁年华,都在艳歌中。
 明日柳边春意思,便不与,夜来同。
 
 参考注释箫鼓箫与鼓。泛指乐奏。 南朝  梁  江淹 《别赋》:“琴羽张兮簫鼓陈, 燕  赵 歌兮伤美人。” 宋 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桂林集句》词:“家种黄柑丹荔,户拾明珠翠羽,簫鼓夜沉沉。” 明  王玉峰 《焚香记·赴任》:“楼船簫鼓交龙旆,想赴京时半肩行李,从今一洗当年耻。” 清 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端午龙舟》:“ 乾隆 初,上於端午日,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,皆画船簫鼓,飞龙鷁首,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。”亦指军乐。 唐  李白 《发白马》诗:“将军发白马,旌节渡 黄河 。簫鼓聒山岳,沧溟涌涛波。” 疏钟亦作“踈鐘”。稀疏的钟声。 清  陈廷敬 《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》诗:“梦绕细旃闻夜雨,春回 长乐 远踈鐘。” 清  岑霁 《贯华阁晚眺》诗:“轻飈起长林,踈鐘应嵓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