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置邮传奏章,方牧佳音至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闻山东得雨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置邮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。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德之流行,速於置邮而传命。” 焦循 正义:“置、邮、传三字,同为传递之称。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,谓之驛。其传递行书之舍,亦即谓之置邮,谓之驛。” 唐 杨炯 《<王子安集>旧序》:“教之者逾於激电,传之者速於置邮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麻线堆》诗:“舟檝避潢潦,置邮疾飞驰。”按,古制,置为马递,邮为步递,原有区别,后即混用。 传奏转达奏闻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中:“一巡检使臣敢以札子直达御前,固已可骇;在当时,通进司亦何敢传奏。” 方牧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。后泛指地方长官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文帝诔》:“方牧妙举,钦於恤民。” 赵幼文 注:“方牧,即《舜典》之四岳、十二牧,谓 魏 代之刺史、太守统治百姓之官。”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授臣以方牧之任,委臣以征讨之事。” 南朝 梁 范云 《赠张徐州谡》诗:“还闻稚子説,有客款柴扉……疑是 徐方牧 ,既是復疑非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古人谓方牧为二千石者,以其禄有二千石故也。” 佳音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