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登城霞阁二首(董其昌题俗名三义阁)·其一》 全文:揽辔丹阳县,观风度巷衢。
 每因咨米价,惟是廑民劬。
 阁绮重登级,城霞向入图。
 遗风仰三义,胜概揽全吴。
 后乐先忧意,同声众口呼。
 转旋赖洪造,元气幸差苏。
 
 参考注释揽辔亦作“擥轡”。1.挽住马韁。 三国  魏  曹植 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欲还絶无蹊,揽轡止踟蹰。” 唐  张文琮 《蜀道难》诗:“揽轡独长息,方知斯路难。” 宋  王安石 《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》诗:“揽轡上层冈,下临百仞濠。” (2).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 文帝 从 霸陵 上,欲西驰下峻阪, 袁盎 骑,并车擥轡,上曰:‘将军怯邪?’ 盎 曰:‘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不骑衡,圣主不乘危而徼幸。今陛下骋六騑,驰下峻山,如有马惊车败,陛下纵自轻,柰高庙、太后何?’上乃止。”按, 汉  荀悦 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作“揽轡”。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。 (3).见“ 揽轡澄清 ”。 丹阳(1).铜的别称。 唐  吕巖 《寄白龙洞刘道人》诗:“竞向山中寻草药,伏铅制汞点丹阳。” 宋  赵令畤 《侯鲭录》卷一:“余家有古镜,背铭云:‘ 汉 有善铜出丹阳,取为镜,清如明,左龙右虎补之。’不知‘丹阳’何语,问 东坡 ,亦不解。后见《神仙药名隐诀》云:‘铜亦名丹阳。’” (2).道教谓煅粉点铜之术。 宋 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序丹灶》:“自 三茅君 以 丹阳 岁歉,死者盈道,因取丹头点银为金,化铁为银,以救饥人,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,名其法曰丹阳。” (3).佛教所谓超脱尘世的境界。 明  李贽 《复丘若泰书》:“丹阳虽上仙,安能弃轮迴,舍因缘,自脱於人世苦海之外耶?” 明  李贽 《复丘若泰书》:“非谓必如何空之而后可至丹阳境界也。” 风度 美好的举止、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