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赋得野无伐檀(五言八韵得扬字乡试题)》 全文: 羲经象茹汇,尧典著明扬。 继此风人咏,思伊魏国章。 丁丁则非远,坎坎韵犹长。 力食励无忝,素餐愧不遑。 嘉兹伐檀苦,绻彼寘河伤。 预育菁莪盛,勤搜仄陋藏。 野无遗薖轴,朝有庆明良。 咨尔释褐者,其何赞典常。
参考注释羲经《周易》的别称。相传 伏羲 始作八卦,故名。 宋 王珪 《除富弼西京留守制》:“不处成功,专 老氏 荣名之畏;其旋元吉,安羲经履道之终。” 明扬亦作“ 明敭 ”。 1.公开张扬或宣扬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相提而论,是自明扬主上之过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政和五年》:“比引问於听事之所,先以疏其过恶,次以明扬君父不杀之恩,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谢。” (2).举用;选拔。《梁书·处士传·庾詵》:“明敭振滞,为政所先;旌贤求士,梦佇斯急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谨赠司寇淮南公》诗:“小人司刺举,明敭实滥吹。” 倪璠 注:“敭,举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节度使加宣徽》:“比以明扬,屡更烦使,遂躋膴仕,良副訏謨。” 清 何启 胡礼垣 《新政论议》:“与其效奔竞于权门,夤缘而窃天家之爵,孰若听捐资于当道,明扬而邀天秩之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