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同吴兴尉钱济明南溪泛舟》 全文: 枇杷弄实梅欲黄,海气冥冥错昏昼。 僧坊亭午隘可鄙,画舸从君逐溪溜。 斗欣纷翳眼前失,但觉波光翻縠绉。 蘋花洗雨白雪香,荷柄吹风青玉瘦。 回看行人走南北,蠢蠢岸傍如蚁斗。 一竿落日丽樵明,绕郭云山相倚构。 崭崭青壁映彤霞,转盼忽惊开锦绣。 好将杰句为余写,天乞君才多颖茂。 锦囊玉刻厌传玩,燕尾蚕头吾未究。 轻桡欲动蹇淹留,城上哀笳凄已奏。
参考注释行人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错缩,厥图不果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行人驻足听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南北(1) 北方和南方 (2)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蠢蠢 形容愚笨的样子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——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 蚁斗亦作“螘斗”。 1.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纰漏》:“ 殷仲堪 父病虚悸,闻牀下蚁动,谓是牛鬭。”后以“蚁鬭”形容体虚心悸。 唐 李群玉 《北风》诗:“蝶飞魂尚弱,蚁鬭体犹虚。” 宋 陈师道 《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》:“世事如病耳,螘鬭作牛闻。” (2).比喻微末的争斗。 唐 元稹 《竞渡》诗:“捨此皆蚁鬭,竞舟何足论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沁园春·又戏代叔岱先生答》词:“嘆古往今来,几场蚁鬭;山林朝市,到处蜗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