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巩的《游麻姑山》 全文: 军南琴古原行数里,忽见峻岭横千寻。 谁开一径破苍翠,对植松柏何森森。 危根自迸古崖出,老色不畏莓苔侵。 修竹整整俨朝士,下荫石齿明如金。 遂登半岭望城郭,但见积霭索江浔。 冈陵稍转露楼阁,沙莽忽尽横园林。 秋光已逼琴草歇,寒气况乘岩谷深。 我驰轻舆岂知倦,倏忽遂觉穷嵚崟。 龙门谁来此中凿,玉简不记何年沉。 泉声可听真众籁,泉意欲写无瑶琴。 斗回地势一如削,{左禾右罢}稏百顷黄差参。 横开三门两出路,却立两殿当崖阴。 深廊千步抵岩腹,桀木万本摩天心。 碑文磊嵬气不俗,笔画缥缈工非今。 世传仙人家此地,天风泠泠吹我襟。 今人岂解不老术,可怪绿发常盈簪。 根源分明我能说,一室倾里轮琅琳。 相高既不拥耒耜,方壮又不持戈镡。 我丁轗轲岂暇议,直喜虚旷开烦襟。 清谣琴若先构,白洒到手无停斟。 山人执袂与我语,留我馈我山中禽。 玲珑当琴急雨洒,窈窕隔溪孤笛吟。 未昏已移就明烛,病骨夜宿添重衾。 神醒气王目无睡,到晓独爱流泉音。 起来身去接尘事,片心未省忘登临。
参考注释轻舆轻车。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轻舆按轡以经隧,楼船举颿而过肆。” 宋 曾巩 《游麻姑山》诗:“我驰轻舆岂知倦,倏忽遂觉穷嶔崟。” 倏忽(1) 很快地 倏忽往来,莫知其方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决胜》 倏忽已三年 (2) 忽然 倏忽之间 嵚崟1.高大;险峻。 例句:《文选·张衡<思玄赋>》:“嘉 曾氏 之归耕兮,慕 歷阪 之嶔崟。” 张铣 注:“嶔崟,高貌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南岸有青石,夏没冬出,其石嶔崟,数十步中,悉作人面形。” 唐 骆宾王 《帝京篇》:“桂殿嶔崟对玉楼,椒房窈窕连金屋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酬李处士因笃》诗:“先我入深巖,嶔崟剖重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