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群公侍旁好颜色,将顺帝旨成刚柔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潘大临的《赠张圣言画柯山图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颜色(1) 色彩。光的各种现象(例如红色、棕色、桃红色、灰色、绿色、蓝色和白色等),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、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(2)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3) 指颜料或染料 (4)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(5)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 将顺(1).顺势促成。《孝经·事君》:“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,故上下能相亲也。”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:“吾有小善,必将顺而成之;吾有小失,必犯颜而諫之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八*九:“可惜无好宰相将顺,成此一大事。” (2).附和;迁就。 宋 李纲 《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》:“大臣以将顺为任职而不肯諫,小臣以畏缩为得计而不敢言。”《明史·洪文衡传》:“当时臣子过於将顺,因循至今。” 刚柔(1).阴阳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刚柔相推,变在其中矣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刚柔即阴阳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刚柔相成,万物乃形。” 高诱 注:“刚柔,阴阳也。” (2).昼夜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刚柔者,昼夜之象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昼则阳日照临,万物生而坚刚,是昼之象也。夜则阴润浸被,万物而皆柔弱,是夜之象也。” 汉 扬雄 《太玄·玄摛》:“以通璇璣之统,正玉衡之平,圜方之相研,刚柔之相干。” 范望 注:“刚柔,昼夜也。” (3).强弱。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刚柔皆得,地之理也。” 王晳 注:“刚柔,犹强弱也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五三回:“咬牙争胜负,切齿定刚柔。” (4).犹宽严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凡为将者,当以刚柔相济,不可徒恃其勇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