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不住无为方自在,打除都尽即南能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《禅斋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不住(1).不停;不断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千佛颂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发白帝城》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 宋 岳飞 《小重山》词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 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,不住的点头。” (2)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。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补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诧异了。” 艾蕉 《雨》:“母亲忍不住了,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。” 无为(1) 道家思想,指要依天命,顺其自然,没必要有所作为 (2)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,不施行刑罚 (3) 不要,不用 无为在歧路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自在(1) 自由;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 无家身自在,时得到莲宫。——唐· 李咸用《游寺》 (2) 安闲自得,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(3) 心离烦恼的系缚,通达无碍 南能指 唐代 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 慧能 。 唐 雍陶 《同贾岛宿无可上人院》诗:“还因爱閒客,始得见 南能 。” 明 杨慎 《无宵宿北岩开公房》诗:“何须分垢浄,持此问 南能 。” 清 赵翼 《题蘗庵僧遗像》诗:“故国遗墟伤北望,空门法席演 南能 。” 赵朴初 《喜春来·新年话旧小令寄日本友人》之五:“ 雪舟 山水多清韵,妙迹风流两国闻。岂徒衣鉢继 南能 。”参见“ 南能北秀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