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读淮西碑》 全文: 恩县唐贝州,高唐亦博郡。 我读淮西碑,遥想建藩镇。 稂莠滋不除,恬嬉谁过问。 宪宗大振作,群臣始慑震。 致魏博贝襄,从志皆恭顺。 曰武不可究,少息辑威忿。 元济犯东都,万口如一论。 因抚而有之,无事休生衅。 帝曰有臣同,命师分道进。 度愬各努力,获丑兼执讯。 用是淮蔡平,鸿文勒碑峻。 譬臧获背主,操戈户庭近。 缚之不为功,纵之徒致吝。 益因知政颓,安得谓武奋。
参考注释用是因此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车輢将军 张安世 始尝不快上,上欲诛之, 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槖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,见谓忠谨,宜全度之。 安世 用是得免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答吴武陵非国语书》:“恒恐后世之知言者,用是詬病。”《清史稿·艺文志一》:“令好古之士欲读中秘书者,任其入览。用是海内从风,人文炳蔚,学术昌盛,方驾 汉 、 唐 。” 鸿文(1).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。 汉 扬雄 《太玄·文》:“次六:鸿文无范,恣于川。” 司马光 集注:“谓鸿鴈之飞,偶有文字之象,而无法也,遇川则自恣而已。” (2).巨著;大作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佚文》:“鸿文在国,圣世之验也。” 明 陈子龙 《行路难》诗:“鸿文虽留千载后,大抵是非都茫茫。”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七篇:“惟 谊 尤有文采,而沉实则稍逊,如其《治安策》、《过秦论》,与 鼂错 之《贤良对策》、《言兵事疏》、《守边劝农疏》,皆为 西汉 鸿文,沾溉后人,其泽甚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