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尚书妙德望,曳履闻直声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洪的《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尚书(1) 中国古代官名。执掌文书奏章。作为官名,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“掌书”。秦为少府属官,汉武帝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地位逐渐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设置,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。——三国蜀·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(2)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德望(1).德行与声望。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“ 陆玩 拜司空” 刘孝标 注引《玩别传》:“是时 王导 、 郗鉴 、 庾亮 相继薨殂,朝野忧惧,以 玩 德望,乃拜司空。” 宋 苏轼 《给事中兼侍讲傅尧俞可吏部侍郎制》:“士以德望进,则风俗厚而朝廷尊。” 明 李贽 《寄答京友》:“故非自己德望过人,才学冠世,为当事者所倚信,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这位县长年纪又轻又有德望。” (2).指有德行声望的人。 宋 欧阳修 《与富文忠公书》之二:“有 蜀 人 苏洵 者,文学之士也。自云奔走德望,思一见而无所求。” 曳履拖着鞋子。形容闲暇、从容。 唐 刘禹锡 《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》:“殿庭捧日飘缨入,阁道看山曳履迴。” 元 白朴 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四海承平无一事,朝朝曳履侍君王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》:“推之曳履歌商,声若出于金石。” 直声(1).正直之言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今朝廷不闻直声,而令明詔自亲其文,非策之得者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朝臣不进直言,以陈其事。” (2).正直的名声。 唐 元稹 《白居易授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制》:“ 元和 初,对詔称旨,翱翔翰林,蔼然直声,留在人口。” 宋 苏轼 《吕大防制》:“具官 吕大防 ,擢自 英祖 ( 宋英宗 ),休有直声;被遇 裕陵 ( 宋神宗 ),愈彰忠力。” 明 杨慎 《送胡东渠少参致仕归晋阳》诗:“ 元龙 ( 陈登 )湖海多豪气, 长孺 ( 汲黯 )朝廷有直声。” 章炳麟 《梁园客》诗后记:“ 粤海 有文士,少入词苑。以纠弹节相罢官,当时颇著直声。” (3).直着嗓子。 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八章:“人们直声嚷叫:‘又坏起来了?为甚不把他拴住哩?’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