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猛虎行》 全文: 南山有猛虎,声势何咆哮。 野豕食殆尽,无论鹿与麃。 山径行人稀,田事苦莫抛。 叩锄下危冈,秉火仍喧呶。 誓将弃此业,往适彼乐郊。 丘中有遗髑,哀哀妇人哭。
参考注释豕食谓猪吃食。比喻贪求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·治化》:“乡无豕食之隶,野靡狼顾之民。” 唐 独孤及 《为江淮都统使奏破刘展兵捷书表》:“於是有豕食 淮 泗 ,鲸吞 荆 吴 之心。” 殆尽几乎罄尽。 汉 孔融 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海内知识,零落殆尽。”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﹝ 房琯 ﹞兵及 陈涛 ,为贼所败,丧师殆尽。” 明 文徵明 《寿大中丞见素林公叙》:“至於今三十年,或老或死,沦落殆尽,而公归然犹系天下之望。” 马烽 西戎 《吕梁英雄传》第五六回:“ 兴县 地区反‘扫荡’大捷,七百馀敌寇被歼殆尽。” 无论(1) 不论;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,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(2) 不要说;不用说 无论魏晋。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无论数十辈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 弃者无论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