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理非精妙事非粗,一性空明彻万殊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黻的《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》 全文: 参考注释精妙精致巧妙 精妙世无双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空明(1).空旷澄澈。 唐 韩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航 北湖 之空明,覷鳞介之惊透。” 宋 苏轼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:“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” (2).特指月光下的清波。 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泝流光。” (3).指空旷澄净的天空。 宋 苏轼 《海市》诗:“东方云海空復空,羣仙出没空明中。” (4).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。 宋 苏辙 《读旧诗》诗:“老人不用多言语,一点空明万法师。” (5).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。 清 郑燮 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》:“诚知书中有书,书外有书,则心空明而理圆湛,岂復为古人所束缚,而略无张主乎!” 谢觉哉 《不惑集·再谈“想”》:“旦则是心里空明,不杂成见,不自以为是。” 万殊各不相同。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、事物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包裹风俗,斟酌万殊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玄者,自然之始祖,而万殊之大宗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吴冲卿》诗:“物变极万殊,心通才一曲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公冶长篇五》:“仁、义、忠、孝,固无非性者,而现前万殊,根原一本,亦自不容笼统。” 汤用彤 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六章:“此盖谓行虽万殊,而归致是一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