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朱翌的《题校书图》 全文:我闻校书如扫尘,尘随帚去辄随有。
 萤窗孤坐志不分,帝虎鲁鱼相可否。
 榻上诸公富贵人,安能办此铅黄手。
 绿柳啼莺耳畔春,翠袖弹丝眼前酒。
 如何复窥蠹简尘,又借管城公作帚。
 画史画名不画实,润色丹青传不朽。
 我是瀛洲旧校书,挥汗磨铅胝两肘。
 当时万一见此图,诸郎不免涎垂口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绿柳啼莺耳畔春,翠袖弹丝眼前酒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耳畔亦作“ 耳伴 ”。耳边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 阿弥陀佛 念几声,耳伴清寧倒伶俐。” 清  百一居士 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耳畔有促之起者,一举目,则帆檣错杂,烟波浩然,盖已抵 申江 矣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三:“这一声在耳畔的呼唤,把 朱桂英 乱跳的心镇定了。” 翠袖(1).青绿色衣袖。泛指女子的装束。 唐  杜甫 《佳人》诗:“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。” 宋  苏轼 《王晋叔所藏画跋尾·芍药》诗:“倚竹佳人翠袖长,天寒犹著薄罗裳。” 清  龚自珍 《菩萨鬘》词:“无言垂翠袖,粉蝶窥人瘦。” (2).指女子。 宋  辛弃疾 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词:“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?” 明  何景明 《明妃引》:“琵琶马上再三弹,翠袖朝啼关塞寒。” 弹丝弹奏弦乐器。 隋  江总 《宴乐修堂应令》诗:“弹丝命琴瑟,吹竹动笙簧。” 唐  元稹 《春六十韵》:“启齿成编贝,弹丝动削葱。” 明  刘基 《北岭将军庙碑》:“吹竹兮弹丝。” 清 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四:“ 阮亭 善为角徵之声,吹竹弹丝,易入人耳。” 眼前(1)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(2) 目前,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