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岳的《扫蜜》 全文: 须密之人去其国,尽以族行无敢逸。 缀如垂瘤大如囊,低压山墙於我室。 秦人逐客真少恩,客来须看春正酣。 咄嗟已办四山壁,正对桃李开茅庵。 苍头奴解与之语,拥篲招邀聿来宇。 相攸新邑经始忙,先作高台奉盟主。 沈沈夥涉之为王,独无摇毒之虿芒。 熙熙登台坐垂拱,花底退衙春书长。
  名句书法欣赏  咄嗟已办四山壁,正对桃李开茅庵书法作品
 参考注释咄嗟 霎时 顾盼可以荡川岳,咄嗟可以降雷雨。——王勃《上刘右相书》 山壁陡立似壁的山崖。 北魏 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锺水》:“ 桂水 出 桂阳县  北界山 ,山壁高耸,三面特峻,石泉悬注,瀑布而下。” 宋  欧阳修 《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》诗:“寒鸡号荒林,山壁月倒掛。” 正对(1).直言对答。《后汉书·赵典传》:“朝廷每有灾异疑议,輒諮问之。 典 据经正对,无所曲折。” (2).对偶的一种。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。 南朝  梁 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正对者,事异义同者也。” 南朝  梁 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 孟阳 《七哀》云:‘ 汉祖 想 枌榆 , 光武 思 白水 ’,此正对之类也。” 宋  蔡梦弼 《草堂诗话》:“‘貔虎闲金甲,麒麟受玉鞭’,以‘貔虎’对‘麒麟’为正对矣。” 桃李 桃花和李花;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;喻人的青春年少;喻争荣斗艳、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茅庵亦作“茆菴”。茅庐;草舍。 唐 胡曾 《自岭下泛鷁到清远峡作》诗:“不为篋中书未献,便来兹地结茅庵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,修真养性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郊行卜佛》:“久居华屋,转羡茆菴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两人携手而行,小廝驱车随后,到了一座茅庵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