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哲的《苏幕遮 劝化诸弟子》 全文: 兄弟懑,安脚手。 擘破微尘,跳出三山口。 月出东方日入酉。 耀明星,三个相随走。 气传清,神运秀。 两脉通和,真行真功就。 冲上晴空光猛透。 方显无为,始见归无漏。
  名句书法欣赏  两脉通和,真行真功就书法作品
 参考注释通和(1).互相往来和好。 南朝  齐  王融 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纳款通和,布德脩礼。” 宋  叶适 《廷对》:“天下大事,不容苟简;岂可不出於用兵则出於通和哉?” 清  郭凤喈 《鸱上屋谣》:“昨日通和使者来,官军取给牛羊鷄。” (2).通畅缓和。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 汾水 濛浊而宜麻, 泲水 通和而宜麦。” (3).开朗平和。《南史·刘孺传》:“及长,美风采,性通和,虽家人不见其喜愠。” 唐  元结 《送孟校书往南海》诗序:“材业 次山 不如 云卿 ,词赋 次山 不如 云卿 ,通和 次山 不如 云卿 。” 真行(1).指行书而兼真书笔意的一种书体。 唐  张怀瓘 《书断》卷四:“ 太宗 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羣臣,笔力遒利,为一时之絶;购求得人间真行凡三百九十纸,装为七十卷。” 明  陆深 《书辑》:“ 刘德昇 小变楷法,谓之行书,兼真谓之真行,带草谓之行草。” (2).真书与行书。 明 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沉简庵词翰品行》:“ 沉简庵 先生草圣擅一时,真行皆佳。” 清 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书学·隶书》:“ 五代 、 宋 、 元 而下,全以真行为宗,隶书之学,亦渐泯没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