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捍塘久计筹行馆,迎驾欢声接比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三月朔日至杭州驻跸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久计长久的打算。 宋 苏轼 《与程正辅》:“某凡百如昨,北徙已絶望,作久计矣。”《剪灯馀话·秋夕访琵琶亭记》:“今夕当归舍中,谋为久计。” 行馆旧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。《水浒传》第三八回:“ 张顺 答道:‘些小微物,何足掛齿。兄长食不了时,将回行馆做下饭。’” 明 袁宏道 《自从行别袁水部》诗:“我见行馆 沙市 傍,市上桃花照春浪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忧国焦劳,驰驱尽瘁,遂卒於 广宁 行馆。” 李烈钧 《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》:“余奉电先开省议会决定一切,并以 百花洲 陈列馆为总理行馆。” 迎驾迎接天子车驾。 宋 赵昇 《朝野类要·故事》:“车驾出幸,经由在京去处,凡百司局务官吏僧道,在百步之内并迎驾。” 清 沉初 《西清笔记·纪恩遇》:“庚子,上南巡,余时在籍迎驾。” 任光椿 《戊戌喋血记》第十二章:“﹝ 荣禄 ﹞并要 袁世凯 抓紧练兵,作好迎驾和护境的准备。” 欢声欢心地发出呼声 比闾木名。即棕榈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 白州 比閭,比閭者华若羽。伐其本为车,终行不败。” 孔晁 注:“ 白州 东南,蛮与 白 民接也,水中可居曰州,州中出此珍木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愚谓比閭即‘并閭’也。《本草拾遗》云:櫚木出 安南 ,性坚,紫黑色。有花纹者名曰‘花閭’。” 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令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,五比为閭,使之相受。”比、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。后因以“比閭”泛称乡里。 宋 苏洵 《议法》:“比閭小吏奉之以公,则老姦大猾束手请死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慎始》:“天下之事,惟其未有以倡之,有一人倡之於前,以至比閭族党之间,相效而成俗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