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学溯考亭开雾障,书探禹穴破云封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誉昌的《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庵夫子志别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考亭在今 福建 建阳 西南。相传 五代 南唐 时 黄子稜 筑以望其父(考)墓,因名 望考亭 ,简称 考亭 。 南宋 朱熹 晚年居此,建沧洲精舍。 宋理宗 为崇祀 朱熹 ,于 淳祐 四年(公元1244年)赐名考亭书院。此后因以“考亭”称 朱熹 。 明 方孝孺 《先府君行状》:“先君之学,明白纯正,以绍述 考亭 为己责,所志益深且远。” 清 黄宗羲 《清谿钱先生墓志铭》:“ 考亭 于释老之学,亦必究其归趣,订其是非。” 姚莹 《论诗绝句》之十二:“ 考亭 异代真知己,特识曾推《感遇》工。” 雾障浓雾。浓雾如屏障一样,遮住人的视线,故称。 元 王恽 《白峰岭》诗:“仪曹苦厌为山囚,雾障烟屏看未休。” 元 刘因 《横翠楼赋》:“开岫幌,闢巖扃,收雾障,列云屏。” 禹穴(1).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。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二十而南游 江 、 淮 ,上 会稽 ,探 禹穴 。”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:“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,因葬焉。上有孔穴,民閒云 禹 入此穴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游山》诗:“幸游 建德 乡,观奇经 禹穴 。” 唐 李白 《越中秋怀》诗:“何必探 禹穴 ,逝将归 蓬丘 。” (2).指 会稽 宛委山 。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。 唐 李白 《送二季之江东》诗:“ 禹穴 藏书地, 匡山 种杏田。” 王琦 注:“ 贺知章 《纂山记》曰: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,於此藏书。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,復於此穴藏之,人因谓之 禹穴 。”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,见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。 宋 陆游 《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》诗:“前身已预 兰亭 会,老眼曾窥 禹穴 书。” 清 王誉昌 《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》诗:“学溯 考亭 开雾障,书探 禹穴 破云封。” (3).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。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。《大清一统志·兴安府·古迹》:“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。高八尺,深九尺。旁鎸“禹穴”二字。穴右有泉,味甚清洌。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。” 破云穿透云层。《宋史·隐逸传中·张愈》:“岭月破云,秋霖洒竹,清意何穷,真心自得,放言遗虑,何荣何辱?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