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吾驺的《刘是庵老师生日》 全文: 圣历如天永,台星傍日明。 西山来玉*乳,北极浥金茎。 恭遇生申旦,政逢转泰亨。 春开傅内瓮,乐奏和朝莺。 夫子文章主,当今礼乐衡。 百川同学海,万国待于京。 民望夔龙相,天高辅弼名。 世家传作楫,公子学调羹。 绕户生荣气,通元懋德声。 筵排三乐畅,瑞蔼五伦呈。 忆昔廷抡士,当时物望倾。 惧为后世颂,愿展帝廷赓。 柳色晴初发,韶光淡不盈。 调元方寿国,千载有长庚。
参考注释夫子(1)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(2)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:“夫子何命焉为?”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(3)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,当“日知其所亡”以就懿德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(4)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(含讥讽意) (5)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文章(1) 原指文辞,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(2) 泛指著作 为文章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每为文章。 (3)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(4) 事情;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当今 在这些日子里;现在 当今皇帝盛明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礼乐礼节和音乐。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也者,情之不可变者也;礼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。乐统同,礼辨异。礼乐之説,管乎人情矣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乐主和同,则远近皆合;礼主恭敬,则贵贱有序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乃命乐师习合礼乐。” 高诱 注:“礼所以经国家,定社稷,利人民;乐所以移风易俗,荡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。” 唐 杜甫 《秋野》诗之三:“礼乐攻吾短,山林引兴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