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近现代顾随的《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寿》 全文: 陆起龙蛇,归去无家。 又东风、悄换年华。 已甘沦落,莫漫嗟呀。 拚一枝菸,一壶酒,一杯茶。 我似乘槎,西渡流沙。 走红尘、晚日朝霞。 卅年岁月,廿载天涯。 共愁中乐,苦中笑,梦中花。 不作超人,莫怕沉沦。 一杯杯、酸酒沾唇。 读书自苦,卖赋犹贫。 又者般疯,者般傻,者般浑。 莫漫殷勤,徒事纷纭。 浪年华、断送闲身。 倚阑强笑,回首酸辛。 算十年风,十年雨,十年尘。 春日迟迟,怅怅何之。 鬓星星、八字微髭。 近来生活,力尽声嘶。 问几人怜,几人恨,几人知。 少岁吟诗,中岁填词。 把牢骚、徒做谈资。 镇常自语,待得何时。 可唤愁来,鞭愁死,葬愁尸。
参考注释一杯(1).指一杯的容量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胜火,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 唐 王维 《渭城曲》: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 阳关 无故人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四:“如一杯羹在此冷了,将去温来又好。” (2).表示少量。 唐 李白 《送鲁郡刘长史》诗:“ 鲁国 一杯水,难容横海鳞。” (3).特指一杯酒。 唐 杜甫 《台上》诗:“老去一杯足,谁怜屡舞长。” 宋 杨万里 《立春日有怀》诗之一:“白玉青丝那得説?一杯嚥下 少陵 诗!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三回:“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?嘮三叨四的,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。” 沾唇形容略微喝一点酒、茶水等饮料。多与“不”连用表示否定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让了两遍,公子总不肯沾唇。” 清 余怀 《板桥杂记·轶事》:“我大贱相,茶非 惠泉 水不可沾唇。” 叶圣陶 《我们的骄傲》:“在那三年之中,真是一点一滴也不曾沾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