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月洗高梧,露漙幽草,宝钗楼外秋深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鎡的《满庭芳·促织儿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。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:“有芃者狐,率彼幽草。” 唐 韦应物 《滁州西涧》诗:“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鸝深树鸣。” 傅尃 《<变雅楼三十年诗徵>序》:“要以极夫雅变,归譣民风;振大 汉 之天声,拾寒琼於幽草。” 宝钗楼唐 宋 时 咸阳 酒楼名。 宋 邵博 《闻见后录》卷十九:“予尝秋日饯客 咸阳 宝釵楼 上, 汉 诸陵在晚照中,有歌此词(指 李白 《忆秦娥》)者,一坐悽然而罢。” 宋 陆游 《大雪歌》:“虬鬚豪客狐白裘,夜来醉眠 宝釵楼 。” 宋 陆游 《对酒》诗:“但恨 宝釵楼 ,胡沙隔 咸阳 。”自注:“ 宝釵楼 , 咸阳 旗亭也。”亦省作“ 宝釵 ”。 五代 张泌 《酒泉子》词:“ 咸阳 沽酒 宝釵 空。” 秋深深秋。指晚秋时节。 南朝 陈 陈叔齐 《籁纪》:“擣衣者,秋深治衣之声也。” 唐 刘长卿 《九日登李明府北楼》诗:“霜降鸿声切,秋深客思迷。” 唐 李绅 《重别西湖》诗:“雪欺春早摧芳萼,隼励秋深拂翠翘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