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和韩宗弼暴雨〈次韵〉》 全文:执热卧北窗,淋漓汗流注。
 蛟龙遁水府,谁起叩天户。
 偶然终日风,振扰北山雾。
 崩腾转相轧,变化不容睹。
 雷声运车毂,雨点倾豆黍。
 逡巡溜河汉,指顾才笑语。
 破屋少乾床,茅苫固难御。
 出门泥没足,此厄比邻溥。
 苟令终岁熟,敢有今日怒。
 晚照上东轩,清风袭虚庑。
 微生免荷鉏,但喜脱烦暑。
 农父更事多,缺塘已增土。
 
 参考注释破屋(1).破陋的房屋。 唐  孟郊 《秋怀》诗之四:“秋至老更贫,破屋无门扉。一片月落牀,四壁风入衣。” 宋  苏轼 《纸帐》诗:“锦衾速卷持还客,破屋那愁仰见天。”《宋史·隐逸传下·刘愚》:“﹝ 徐氏 ﹞遂归于 愚 ,居破屋中,一事机杼。” (2).击穿房屋。 清 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俄顷,疾雷破屋,女已无矣。” 茅苫亦作“茆苫”。1.谓用茅草覆盖。亦指茅舍、草屋。 唐  元稹 《茅舍》诗:“茅苫竹梁栋,茅疏竹仍罅。” 宋  苏轼 《吴中田妇叹》:“茆苫一月壠上宿,天晴穫稻随车归。” 清 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三九:“‘灵能回朴’。村坞间茅苫土壁,塑一 关壮繆 ,衮冕执圭,席地而坐,望其灵之如响,为嗤笑而已!” (2).古礼居丧者的草垫。 宋  梅尧臣 《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》之二:“九原开附穴,故土覆新丘。岁晏寒松下,茅苫孝子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