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廷美的《送郑大经教授顺德为彭凤仪作》 全文: 京师三月春熙熙,杏花未落杨花飞。 紫陌红尘扑人面,何堪与客相别离。 念君与我共乡县,沦交自昔忘贫贱。 十年泮水对床眠,万里云霄同鹗荐。 一从看罢上林春,宦海奔波各致身。 匡衡抗疏精神倦,刘向传经事业新。 年华冉冉同流水,每得君书悲复喜。 朅来邂逅未成欢,又见青毡逐行李。 望中何处是邢台,百雉层城亦壮哉。 磁川树色云边见,漳水山光天际开。 怜君此去头尚黑,馆下诸生眉半白。 栋梁榱桷不自成,楩楠梓杞维君择。 太邱侍御我所知,年来督学共称宜。 鹭车到日重抡秀,定叹英贤异昔时。
参考注释京师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元济诣京师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赴举京师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 自京师乘风雪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 三月(1) 格里历(即阳历)每年的第三个月 (2) 农历(阴历)每年的第三个月,第三个朔望月 (3) 三个月 春熙(1).春日融和的光辉。 唐 李峤 《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》诗:“鱼猜水冻行犹涩,鶯喜春熙弄欲娇。” 元 刘闻 《茧馆赋》:“当时物之代迁,抚春熙之载阳。” 明 高启 《雪斋为述上人赋》诗:“开门一笑定起迟,虚空大地皆春熙。” (2).温和欢乐貌。 宋 欧阳修 《南獠》诗:“狂孽久不耸,民物含春熙。” 杨花指柳絮。 北周 庾信 《春赋》:“新年鸟声千种囀,二月杨花满路飞。” 唐 李白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诗: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。” 宋 陈偕 《满庭芳·送春》词:“榆荚抛钱,桃英胎子,杨花已送春归。”《西湖佳话·六桥才迹》:“杨花若不沾泥去,尚可随花落绣裀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你看,柳絮!杨花!多么轻的杨花呀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