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国的《减字木兰花·春情》 全文:画桥流水。
 雨湿落红飞不起。
 月破黄昏。
 帘里馀香马上闻。
 徘徊不语。
 今夜梦魂何处去。
 不似垂杨。
 犹解飞花入洞房。
 
 参考注释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,故称“梦魂”。 唐  刘希夷 《巫山怀古》诗:“頽想卧瑶席,梦魂何翩翩。” 宋  晏几道 《鹧鸪天》词:“春悄悄,夜迢迢,碧云天共 楚 宫遥。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 谢 桥。” 元  萨都剌 《木兰花慢·彭城怀古》词:“ 楚 歌八千兵散,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。” 清 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自别 沧浪 ,梦魂常绕。” 何处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唐 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 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