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韵,后不次)》 全文: 去岁游新堂,春风雪消后。 池中半篙水,池上千尺柳。 佳人如桃李,胡蝶入衫袖。 山川今何许,疆野已分宿。 岁月不可思,驶若船放溜。 繁华真一梦,寂寞两荣朽。 惟有当时月,依然照杯酒。 应怜船上人,坐稳不知漏。 明月入华池,反照池上堂。 堂中隐几人,心与水月凉。 风萤已无迹,露草时有光。 起观河汉流,步屐响长廓。 名都信繁会,千指调丝簧。 先生病不饮,童子为烧香。 独作五字诗,清卓如韦郎。 诗成月渐侧,皎皎两相望。
名句书法欣赏 明月入华池,反照池上堂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明月(1)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(2) 指夜明珠 华池(1).神话传说中的池名。在 昆仑山 上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谈天》:“ 崑崙 之高, 玉泉 、 华池 ,世所共闻, 张騫 亲行无其实。”《文选·孙绰<游天台山赋>》:“挹以玄玉之膏,漱以 华池 之泉。” 吕向 注:“玄玉、 华池 ,皆神仙之所食也。挹,酌;嗽,饮也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太湖诗·三宿神景宫》:“尺宅按来平, 华池 漱餘浄。” (2).景色佳丽的池沼。《楚辞·东方朔<七谏·谬谏>》:“鸡鶩满堂坛兮,鼃黽游乎华池。” 王逸 注:“华池,芳华之池也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九日侍宴》诗:“禁外终宴晚,华池物色曛。” (3).口的舌下部位。泛指口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七引《养生经》:“口为华池。”《黄庭外景经·下部经》:“沐浴华池生灵根。” 务成子 注:“华池,玉池。” 宋 苏轼 《龙虎铅汞论》:“但行之数日间,舌下筋微急痛,当以渐驯致,若舌尖果能及悬痈,则致华池之水,莫捷於此也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九回:“周流肾水入华池,丹田补得温温热。” 反照 光线反映照射 在湖面霞光的反照下,船上的一切都洒满金辉 上堂(1) 〈方〉 (2) 上课 (3) 旧时指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去(公开受审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