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廖行之的《醉中纪事题辰州净因寺》 全文: 山城春半时,底事风作恶。 小隐杜书帷,暗想花萧索。 命驾访林薮,寻芳到丛薄。 漫山粲百英,随分有余乐。 萦回度城阴,徙倚步禅阁。 山僧正斋余,茗椀快新瀹。 壁间有佳句,一诵喜且愕。 登堂陈杯盘,痛饮自谐谑。 新诗恣赓酬,郢匠成妙斲。 忘机物不疑,屋山下乌啄。 松风动豪气,号怒响林壑。 顾我亦楚狂,高兴复谁托。 挥毫属同游,聊共题新垩。
名句书法欣赏 山城春半时,底事风作恶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山城(1).依山而筑的城市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泛江》:“岸社多乔木,山城足迴楼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郡中》诗:“乡路音信断,山城日月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》诗之二:“山城岁暮惊时节,已作春风料峭寒。” 谢觉哉 《观花小记》:“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。” (2).指依山固守的营垒。《六韬·鸟云山兵》:“衢道通谷,絶以武车,高置旌旗,谨勑三军,无使敌人知吾之情,是谓山城。” 半时 半个时辰 竟天(整天)作黄金色,约半时许,不敢久视,变朱红色,亦半时许方晡(午后三时至五时叫晡,此处指太阳将落时)也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 底事(1).何事。 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关汝诸人底事,而生异议!” 宋 张元干 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词:“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,九地黄流乱注?”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语,问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。” 陈毅 《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》诗:“投降缘底事?敌伪已图穷。” 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题达摩渡芦图》诗:“若将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杀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怒遣》:“归向慈亲告,底事羞还怕。” 作恶 干坏事;为非作歹 那些奸商却还乘机作恶 作恶多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