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欲知地面深且广,架屋百楹端有余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诰的《题道岩二十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地面(1) ∶地球的表面 离地面8000米的高度 (2) 地区(多指行政区域) 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江苏地面 (3) 当地 他在地面儿上很有名望 (4) 建筑物内房屋的底部结构 水泥地面 架屋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庾仲初 作《扬都赋》,成,以呈 庾亮 。 亮 以亲族之怀,大为其名价云:‘可三《二京》,四《三都》。於此人人竞写,都下纸为之贵。’ 谢太傅 云:‘不得尔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事事拟学,而不免俭狭。’”后遂以“架屋”为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。 唐 黄滔 《薛推先辈》:“遂投鄙拙,上瀆精奇,佇聆架屋之讥,莫俟披沙之諭。” 百楹楹柱极多,借指广厦。 宋 黄庭坚 《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》诗:“百楹书万卷,少子似翁贤。” 有余(1) 有剩余 绰绰有余 (2) 有零 五十有余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