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贮清书屋》 全文: 玲珑磈石中寻径,讶欲堕翻栖以定。 时听暗泉弗见流,时复洼樽滟清滢。 历尽怪还值坦夷,高低筑室取适宜。 豁然开朗堪纵目,流观万壑纷呈奇。 曰贮清哉清信贮,琳琅丛表虚明宇。 不移原是屋包山,何必江天誇氐父。
  参考注释时听时人的视听。 汉  蔡邕 《朱公叔谥议》:“惧礼废日久,将诡时听。” 唐  柳宗元 《<杨评事文集>后序》:“虽其言鄙野,足以备於用。然而闕其文采,固不足以竦动时听,夸示后学。” 宋  俞文豹 《吹剑四录》:“凡典雅之诗,皆不合时听。” 暗泉隐伏的泉水。 唐  雍陶 《韦处士郊居》诗:“满庭诗景飘红叶,绕砌琴声滴暗泉。” 时复犹时常。 南朝  宋 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不才时復託怀玄胜,远咏 老  庄 。” 唐  杜甫 《溪上》诗:“ 西江 使船至,时復问京华。” 洼樽亦作“ 洼尊 ”。 唐  开元 中 李适之 登 岘山 ,见山上有石窦如酒尊,可注斗酒,因建亭其上,名曰“洼樽”。 唐  颜真卿 《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》:“ 李公 登饮处,因石为洼樽。”后因称形状凹陷、可以盛酒的山石为“洼樽”。亦借指深杯。 唐  白居易 《双石》诗:“洼樽酌未空,玉山穨已久。” 宋  苏轼 《和<归去来兮辞>》:“挹吾天醴,注之洼樽。” 宋  姜夔 《永遇乐·次韵辛克清》词:“却不如洼尊放满,老夫未醉。” 清  杜岕 《叶桐初五十》诗:“ 太湖 似明镜, 林屋 凿洼樽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