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朱雍的《亭前柳》 全文:拜月南楼上,面婵娟、恰对新妆。
 谁凭阑干处,笛声长。
 追往事,遍凄凉。
 看素质、临风消瘦尽,粉痕轻、依旧真香。
 潇洒春尘境,过横塘。
 度清影,在回廊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潇洒春尘境,过横塘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潇洒(1)  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潇洒)  画法潇洒 (2)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;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尘境原为佛教语。佛教以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为六尘,因称现实世界为“尘境”。 唐  司空曙 《寄卫明府》诗:“翠竹黄花皆佛性,莫教尘境误相侵。” 宋  袁褧 《枫窗小牍》卷上:“嘉花名木,类聚区别,幽胜宛若生成,西抵 丽泽 ,不类尘境。” 李广田 《<闻一多选集>序》:“而这样的文字,如不是由所谓‘诗境’拉向‘尘境’,不是在思想上向现实突进了一步,是不可能出现的。” 横塘(1).古堤名。 三国  吴大帝 时于 建业 (今 南京市 )南 淮水 (今 秦淮河 )南岸修筑。亦为百姓聚居之地。 晋 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 横塘  查下 ,邑屋隆夸。” 唐  崔颢 《长干曲》之一:“君家住何处?妾住在 横塘 。” (2).古堤名。在 江苏省  吴县 西南。 宋  贺铸 《青玉案·横塘路》词:“凌波不过 横塘 路,但目送、芳尘去。” 宋  贺铸 《青玉案·南歌子》词:“一鉤新月渡 横塘 。谁认凌波微步、袜尘香。” (3).泛指水塘。 唐  温庭筠 《池塘七夕》诗:“万家砧杵三篙水,一夕横塘似旧游。” 前蜀  牛峤 《玉楼春》词:“春入横塘摇浅浪,花落小园空惆悵。” 宋  陆游 《秋思绝句》:“黄蛺蝶轻停曲槛,红蜻蜓小过横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