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智圆的《潜夫咏》 全文: 有叟匿姓名,自号为潜夫。 潜身在云泉,潜心入虚无。 身心俱已潜,质直反若论。 智者谓之智,愚者谓之愚。 愚智自彼异,潜夫未曾殊。 陶陶乐天和,任性何曾拘。 宗儒述孟轲,好道注阴符。 虚堂踞高台,往往谈浮图。 漫衍虽无家,大方贵无隅。 俗人每侧目,订之为狂徒。 素隐而行怪,执政宜先诛。 天公既保全。 幸得存微躯。 冲雪登高山,乘月泛平湖。 性灵敌云闲,形骸类松枯。 何以免饥寒,认得衣中珠。
名句书法欣赏 愚智自彼异,潜夫未曾殊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愚智亦作“ 愚知 ”。1.愚者与智者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愚知相欺,善否相非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蒙厚纯朴,以事其上。若此,则工拙、愚智、勇惧可得以故易官。易官,则各当其任矣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且 尒朱荣 不臣之跡,暴於旁午,谋 魏 社稷,愚智同见。” 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谈丛二》:“言国运且衰,旦夕有愚智同尽之祸也。” (2).愚笨与聪明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 江 南风俗,儿生一期……男则用弓矢纸笔,女则刀尺鍼缕,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寳服玩,置之儿前,观其发意所取,以验贪廉、愚智,名之谓试儿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送吴生南归》诗:“众人为不善,积微成灭身;君子能自知,改过不逡巡。唯於斯二者,愚智遂以分。” (3).谓似智而实愚。《西游补》第七回:“ 项羽 道:‘美人,人要辨个智愚、愚智。 始皇 的智是个愚智。’” 潜夫隐者。 清 方文 《从子子唯园中作》诗:“勿使衡门延俗客,每将疑义问潜夫。” 清 金农 《题卖饼家壁》诗:“葱肆浆房半故儒,康衢卖饼亦潜夫。”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 这样的丰收年,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