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朱唏颜的《喜迁莺 永嘉思远楼端午》 全文: 香尘盈箧。 是旧日赐来,宫罗叠雪。 服艾衣清,浴兰汤暖,输与个人娟洁。 性巧戏拈针缕,蹙得虎儿狞劣。 鬓半亸,贴朱符翠篆,同心双结。 愁绝追楚俗。 独吊湘累,日映沉菰叶。 綵鹢浮空,鸣鼍聒昼,十里翠红相接。 漫有倚空栏槛,谁把朱帘高揭。 归去也,听叩舷儿女,尚传歌阕。
参考注释鸣鼍(1).鼍鼓的响声。 唐 薛能 《吴姬》诗之八:“楼臺重叠满天云,殷殷鸣鼉世上闻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同年魏介之会上作》诗:“闲上碧江游画鷁,醉留红袖舞鸣鼉。” (2).敲击鼍鼓。 唐 皇甫松 《醉乡日月·饮论》:“醉得意,宜艳唱,宣其和也;醉将离,宜鸣鼉,壮其神也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寄袁守廖南卿》诗:“少得曲肱成梦蝶,不堪衙吏报鸣鼉。” (3).鼍鼓。《敦煌变文集·张义潮变文》:“僕射即令整理队伍,排比兵戈,展旗帜,动鸣鼉,纵八阵,骋英雄。” 相接(1).交接,相交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敬让也者,君子之所以相接也。故诸侯相接以敬让,则不相侵陵。” (2).连续;连接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不怡之长久兮,忧与忧相接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:“及 云 之论 机 ,亟恨其多,而称清新相接,不以为病;盖崇友于耳。” (3).犹迎接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三回:“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