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舒邦佐的《题同年郭丞遯斋》 全文: 清江子郭子,作斋以遯名。 傍人或不解,谓将抛尘缨。 著语竞挽住,轩翥九万程。 吾闻遯之象,山止而天行。 止如子綦木,行如亚夫兵。 养静以须动,渊嘿藏雷声。 乃识个中趣,非专隐遯情。 虽然遯六爻,四阳理分明。 虽有艮在内,二阴要研精。 尾厉苟不审,嘉肥何由亨。 艮斋谢夫子,江南老先生。 君斋虽名遯,三爻自艮萌。 南丰一瓣香,好请子细评。 再拜若有得,为语年弟兄。
参考注释虽然(1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却”等与它呼应,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,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,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,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。——鲁迅《故乡》 (2) 虽然如此,虽是这样;即使这样 善哉。虽然,公输盘为我为云梯,必取宋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 六爻《易》卦之画曰爻。六十四卦中,每卦六画,故称。爻分阴阳,“-”为阳爻,称九;“--”为阴爻,称六。每卦六爻,自下而上数:阳爻称初九、九二、九三、九四、九五、上九;阴爻称初六、六二、六三、六*四、六五、上六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,是天、地、人三才至极之道。”后因以指占卜。 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琼英闺闷》:“梦短欹孤枕,忧多问六爻。” 清 尹会一 《上车轩先生书》之四:“敬以揆百务之几,谦以收六爻之吉耳。” 分明(1) 清楚(明白)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当分明记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(2)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(3) 清楚地划开界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