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寄龙井辨才法师》 全文: 法师安远徒,我见常磬折。 颓纲制像运,基搆甚宏达。 煌煌四十载,说法倾吴越。 人天会方丈,万趾常杂遝。 蔼然如丘山,四座羞蚁垤。 投老倦挥麈,毅然辞且决。 饥鹰得秋风,转盼俄一掣。 结茅南山陲,云萝占幽绝。 昔我海上还,相寻访林樾。 夜阑叩微要,猿鸟寂不聒。 慧风洒幽襟,法雨濯枯蘖。 别来今四载,寒暑惊屡阕。 相望如晨星,杳杳各天末。 何当从杖藜,一笑龙泓月。
参考注释人天(1).佛教语。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。亦泛指诸世间、众生。《大宝积经·被甲庄严会三》:“能为世导师,映蔽人天众;演説无所畏,我礼胜丈夫。”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人天道殊,卑高定分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因戏和之》:“看题锦绣报琼瓌,俱是人天第一才。” 汤用彤 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十六章:“按佛经,行善者得人天果报。” (2).人间与天上。《晋书·陆云传》:“ 帝尧 昭焕而道协人天, 西伯 质文而 周 隆二代。” 郭沫若 《Lobeniche的塔》:“横的自然观和纵的道义感要构成一个新的金钥开发人天的哑谜。” (3).指粮食。民以食为天,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讳,改民作人,故称“人天”。《旧唐书·音乐志三》:“粒食伊始,农之所先,古今攸赖,是曰人天。”参见“ 民天 ”。 方丈(1)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,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,故名 (2)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杂遝(1) 众多杂乱的样子 人马杂遝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 (2) 亦作“杂沓” 骈罗列布,鳞从杂沓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