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道的《再用奴字韵寄李廷吉》 全文: 霜余菊暗荷叶枯,千头喜见君家奴。 离离丹实照绿叶,不减五松官大夫。 迩来万木冻欲死,东君信到梅花须。 一枝亚竹斜照水,便觉清香无处无。 李君江南我江北,正如员峤邻方壶。 操修迥与世俗异,政事赖有神明扶。 文书甚简民甚喜,老吏往往寒无襦。 项侯秀发西楚后,作诗语带山仙癯。 愿因徐辟见孟子,折简未敢先招呼。 异时鼎社遂酣畅,会使王衍悲黄垆。
名句书法欣赏 文书甚简民甚喜,老吏往往寒无襦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文书(1) 指公文、书信、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文书下行直省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2) 从事公文、书信工作的人员 (3) 文字书籍 简民怠惰之民。 老吏(1).旧吏;精于吏事者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‘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!’”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 管寧 、 华歆 共园中锄菜”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及 歆 为司徒,上书让 寧 , 寧 闻之,笑曰:‘ 子鱼 本欲作老吏,故荣之耳。’” (2).熟谙公务案牍的胥吏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原来这书办,是本衙门刑房的一掌案的老吏,平日无论有甚么疑难大事,到他手里,没有完不了的案。” 往往(1) 每每;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(2) 处处;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(3)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无襦没有短袄。谓衣服单薄。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﹝百姓﹞乃歌之曰:‘ 廉叔度 ,来何暮?不禁火,民安作。平生无襦今五絝。’”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兵年过六十,羸疾无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