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挥毫吟咏人休笑,措语何须富丽词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孔修的《贫居自述·其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挥毫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吟咏亦作“ 吟咏 ”。1.歌唱;作诗词。《诗·周南·关雎序》:“吟咏情性,以风其上。”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躬耕陇亩,吟咏不倦,以儒雅著名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四:“至 六朝 时乃略有咏之者,至 唐 而吟咏滋多。” 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八:“ 于庭 先生兼工吟咏,曾赠余诗四章。” 巴金 《一颗红心》:“他在黑暗中闭目吟咏,摸索着写下四十多首诗。” (2).有节奏地诵读;吟诵玩味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吟咏之间,吐纳珠玉之声;眉睫之前,卷舒风云之色。” 唐 杜甫 《至后》诗:“愁极本凭诗遣兴,诗成吟咏转凄凉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○四:“﹝ 杜冲 ﹞闲居幽室,吟咏《道德》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宦娘》:“﹝女﹞拾得旧笺一折,上书《惜餘春》词……女吟咏数四,心悦好之。” 柯灵 《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》:“我有了再次吟咏 小川 同志的旧作的机会。” (3).指诗词等韵文。 唐 刘禹锡 《董氏武陵集记》:“寓其情怀,播为吟咏,时復发笥,纷然盈前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书生穷眼,偶值声伎之宴,輒不禁见之吟咏,而力为铺张。”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吾之吟咏,无不为宗邦神往。” 见“ 吟咏 ”。 何须犹何必,何用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利剑不在掌,结友何须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为多矣,何须万?’” 宋 贺铸 《临江仙》词:“何须绣被,来伴拥蓑眠?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导师》:“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?” 富丽(1).宏丽;华丽。 唐 柳宗元 《李赤传》:“堂之饰,宏大富丽,椒兰之气,油然而起。” 明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卷一:“作诗虽贵古淡,而富丽不可无,譬如松篁之於桃李,布帛之於锦绣也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山崖上矗立着一幢巍峨而富丽的洋楼。” (2).富饶美丽;丰富华丽。 宋 苏轼 《策断二十五》:“ 契丹 自 五代 南侵,乘 石晋 之乱,奄至京邑,覩中原之富丽,庙社宫闕之壮而悦之;知不可以留也,故归而窃习焉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杨刘二王合传》:“ 崇禎 中, 陕西 羣盗起,天下大乱;而 滇 以僻远得脱,承平且三百年,其富丽拟於中原矣。” 杜鹏程 《保卫延安》第三章: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,说着 陇东 的高原, 陕北 的大山,黑压压的森林和富丽的河川。” (3).形容体态丰满美好。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小秦淮录》:“ 汤二官 ,不知其籍,其体富丽,其色华艳,善谐謔,后不知所终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